2022年下半年已经拉开帷幕,市场对于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信心也在稳步回升。上半年的纾困企业政策成效如何?展望下半年,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将如何持续发力?
受疫情因素影响,市场预测二季度GDP增速将较一季度出现回落。若有强力政策的支持,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仍有可能接近或实现年初制定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
下半年GDP增长动力将来自于哪些领域?多位专家学者认为,基建将成为我国下半年拉动经济的重要力量。随着疫情对经济的影响逐渐减弱,消费亦将加速修复。
植信投资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今年下半年投资和出口能共同拉动GDP约4个百分点,消费可能拉动0.6至0.8个百分点。
“中国经济发展韧性强、前景广阔,支撑经济运行的有利因素和条件比较厚实,市场信心有所回升,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首席专家黄晓东教授表示,展望下半年,随着疫情得到有效防控、一揽子宏观政策刺激效果的逐步显现,中国经济将释放出巨大的增长潜力,全年经济增速有望稳定在合理区间。
货币政策总量工具有望持续发力
为了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多家研究机构预计,货币政策总量工具有望持续发力,同时财政政策亦将靠前发力。
在货币政策方面,连平认为,在稳健的总基调下,下半年逆周期的调节力度只增不减,可能会加大总量工具的基础货币投放,预计央行会择时再次降准,从而提前释放流动性缓解银行资金与成本压力。但总体来说,总量工具是为主的货币政策工具,而结构性工具为辅,龙之谷sf,因此结构性工具使用的频率和规模可能会大幅低于上半年。
“预计下半年资金需求大幅增加,而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3.3万亿元,缴准约8000亿元,央行票据互换工具(CBS)、公开市场操作(OMO)、常备借贷便利(SLF)等工具规模又相对较小,于三季度提前降准0.5个百分点可能相对合理。”连平进一步分析称,当前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1%,与6%的历史低点相比,仍有下调空间。
对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连平指出,下半年根据具体需要,或会对某些重点领域与薄弱环节进一步使用,如可能会选择性增加普惠小微、普惠养老、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业、三农、交通运输与仓储物流等领域结构性工具的再贷款额度。
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发布的报告亦认为,我国货币政策将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平衡,预计下半年仍有一定降准的空间,以支撑在总量框架下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但降准并非唯一的政策选项,另在特定情况下,降息等多种政策工具与降准相结合的政策组合或将发挥更大的政策效能。
不过,中银研究院资深经济学家周景彤表示,如果不追求5.5%的GDP全年增长目标,某种程度上降息降准空间已有所减弱。“我国货币政策的主要基调基于中国经济走势的分析和判断,具体实施措施取决于下半年经济的具体走势。”
在财政政策方面,招商银行(600036)研究院认为,财政政策收支紧平衡加剧,将多措并举,通过存量资金填缺口,增量工具促发展,或提前下达或增发1万亿新增专项债限额,并通过提高专项债的使用效率,有效稳定经济大盘。
此外,连平建议,下半年我国还可以通过调整土拍规则激活土地市场、提高财政支出精度、增加转移支付额度、提高地方专项债发行额度、再次发行抗疫国债等多种措施来缓解地方财力紧张问题。
基建投资有望托底经济增长
展望下半年经济增长的拉动因素,基建投资被寄予厚望。
连平认为,下半年,基建和制造业投资将共同推动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发挥“稳增长”作用。在财政支持存“后手”叠加项目储备充足和政策支持到位等利好因素的推动下,基建投资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预测,由于政策靠前发力,8月后基建增速将大概率阶段性回落,但仍可能通过提前下达明年新增专项债额度以保持一定支撑力度。而基于现有资金来源,他预计全年广义基建累计增速将达到6%-8%高位增长。若8月后提前下达明年新增专项债额度,基建增速则有望突破10%。
招商银行研究院亦指出,下半年基建投资方向仍将以水利、交通、城市管网更新、市政及园区改造等传统基建为主体,以绿色低碳能源建设发展,如光伏、风电设施建设,特高压、数据中心等新基建、新能源为重要抓手。
消费市场将出现边际反弹
今年下半年消费市场或亦将回暖。连平预计,三季度社零将会回正至2.5%,四季度增速加快至4%,全年社零增长或至2%左右。